* A Cosmic Requiem for Kai Tak Mansion
Chan Lok Yiu Our species is constantly held spellbound by natural wonders. And it explains the eager flocks of local trippers who visit...
* 重複至徒勞,同化 - 關尚智的回顧展「Not retrospective」
Helen Leung Retrospective /ˌrɛtrə(ʊ)ˈspɛktɪv/ - looking back on or dealing with past events or situations. Retrospective...
《未竟之狀》作品短評
鄭因喬 韋邦雨的作品 (我忘拿作品資料) 韋邦雨這次展出的作品也是子筆水墨紙本,畫面上有釘子及釘孔。大概 A4 的宣紙經過水墨的渲染、原子筆描繪的線條及零散的小洞,托在 A2 左右的底紙上。底紙後有張同樣大小 1cm 厚的不織布,整幅畫隱約地與白牆融為一體。...
未竟之狀
鄧靈信 完成,是社會上所有人的不可逃避的責任。學生,有課業要完成。藝術家,有作品要完成。教師,有績效目標要完成。上班族,有任務要完成…有什麼卻是未完成是比較好?歷盡滄桑的旅途,豈能未竟? 羅玉梅的作品 <<吉林原野>> ,訴說著一位被迫離鄉別井,飄泊到日本的女士的傷痕。螢火...
未竟之狀 – Unfinished : The Invisible Condition 展覽短評
阮寶暉 記得首次看展覽主題的中文命名,有種似懂非懂、難以理解的感覺。「未竟」二字蘊含多種意思,稍不留神容易錯誤解讀。相反,英文展覽命名卻簡單直接,令觀眾明白展覽用意。展覽的藝術作品以一種看似完成的狀態面向觀眾,但作品給我有種暫時、留白狀態,等待觀眾賦予作品新意義。以下透過視...
WURE 藝評
Gary Kwong WURE 群體展覽「未竟之狀」集合八位藝術家,展出逾十件作品,探討完成或待續之間及之外的隱喻。有些作品的狀態猶如尚未完成,有些作品表達的某些語境本身並不完整,例如羅玉梅透過錄像投影《每個誤發字眼的射出傷》和裝置《搜索失跡之旅「Y」》,反思自己與母親的連...
未竟之狀 不經之意
崔瀚生 未能解釋的感覺 《未竟之狀》是 WURE AREA 於 2023 年 12 月舉辦的一個展覽。有別於其他畫廊和展覽館, WURE AREA 提倡以實驗性方式去程現藝術,表達自己。連展覽品廳的基本佈置也與別不同,沒有由地到牆高的策展人的前言、沒有印上展品、藝術家名及創...
《未竟之狀》未完成的未完成
陳世浩 「未完待續」(To Be Continued)是種讓人瑕想、繼續憧憬的曖昧狀態。就算故事早被作者畫上句號,只要有人認為故事未完,便可再畫上新版本。近年經典電影重啟再拍,已經司空見慣。若然沒有人告訴你故事有前傳,你的解讀會否不一樣?我們理解一件事/一個物件是「未完成」...
* Solace in a Refuge Island
Chan Lok Yiu Only at the ungodly hours of the day can a bustling city breathe a temporary sigh of relief from all the hubbub. As the city...
* 加工變奏 -「未竟之狀」
Helen Leung 未竟之狀 (Unfinished: The Invisible Condition) 由李曉婷策展,邀請八位藝術家蔡鈺娟、何兆南、葉偉靖、劉家俊、羅玉梅、凌中雲、勞麗麗和韋邦雨在WURE AREA參展。展場部分作品,如劉家俊的重讀本(2023)及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