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偉恒 《不合理的行為》被斬頭的展覽
- 曾美華
- Oct 12, 2021
- 2 min read
Updated: Oct 20, 2021
曾美華

在疫情肆下的香港,人人忙於保命,追蹤源頭。人與人之間的話題變成限 聚、封區、打疫苗。對於在兩年前所發生的事件,好像變成人們之間不能說的 秘密。本是有言論自由的地方,人們本能地被滅聲,生怕被身邊人篤背脊,當 這種荒誕、不合理的行為變成日常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及思考?攝影藝術家 蕭偉恒在他的展覽《不合理的行為》中,以不合理的方式處理遊行影像,嘗試 紀錄當時的情況,這樣的一個表達方式,能否喚醒觀眾,讓他們思考迫成「不 合理」行為背後的原因。
一入會場,你是找不到展覽的牌子,原以為走錯地方,但細心一看,展場 牆壁上隱約見到「不合理的行為」幾個大字,藝術家刻意在標題牆壁刷上一層 薄薄的白漆,文字約隱約現,這種不合理的表達方式與他的一連串不合理被斬 頭的照片互相配合,頓時覺得合理起來。

標題牆壁刷上一層薄薄的白漆,文字約隱約現。
在 2019 年的社會運動中,蕭偉恒拍下遊行過程的影像,原本當是一個歷史 的紀錄。但是藝術家考慮到照片中遊行人士的樣貌,有可能成為當權者日後清 算的『罪證』,於是他用打孔機把裡面的一個個人頭「斬」下來。這種「保 護」照片中人的行為,暗喻著現在扭曲轉變的社會環境。

攝影書《清潔香港運動》獲得「香港攝影樣本書獎 2021」金獎。
其中一張照片中還有大大小小的「溪錢」在空中飄散,再加上被斬頭的人 士,好像是在祭拜已逝去的亡魂,整個空間顯得很吊詭。是的,言論自由已經 逝去了,剩下的只有行走的軀殼,不禁令人唏噓。


照片中還有大大小小的「溪錢」在空中飄散。
在現今當權者的《清潔香港運動》中,作品「刷上刷落」也有所體現,藝 術家用刷子將照片的內容逐漸刷走,最後變成幾乎一片空白,刷走的是消失的 香港景象及撐傘的人群,彷彿這場運動的記憶最後會被慢慢抹去,一切也回復 正常。

作品《刷上刷落》用刷子刷走照片內容,最後變成幾乎一片空白。
社會是真的回復正常,還是要習慣現在的不合理現象?作品《籠橋》中拍 攝到行人天橋圍起鐵絲網,我們像被困黑暗的「囚牢」中,感受著黑暗和壓迫 感,當荒謬成為一種「正常」時,我們會否變得麻木地去習慣呢?

作品《籠橋》,拍攝到處圍起鐵絲網的行人天橋
在整個展覽中,還有一個是身份認同(Identity)危機,沒有了外貌 (Portrait),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如同現在扭曲的社會,人們對自己身份的混 亂、不同的身份陣營,互相攻擊,令人不禁思考這種不合理行為背後的歸因。

你是誰?
Recent Posts
See AllPeggy Lei (李志玲) 藝術家程展緯在展覽《母體錯誤》的介紹中憶述一段與劉山青先生的訪問,他問到劉先生: 「在入獄十年的囚禁期間,最不習慣的是甚麼?」當我們的生活發生變化時,我們最不習慣 的是甚麼呢?時間過去,我們對於變化作出何種反應?踏入展場,見到「熟口熟面」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