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蘭:時勢成就女性藝術先驅
范幸薇
前言
謝景蘭(1921-1995)的作品近年備受注目,有賴謝氏獨子趙嘉陵跟季豐軒創辦人季玉年多年努力不懈為觀眾提供欣賞謝氏的指引。
「謝景蘭」對觀眾甚至收藏家的魅力不止於20世紀華人女性藝術家的天份跟才華,還有謝氏身處二戰後各種思潮交集時期的背景。
二戰後各式思潮湧現 刺激女子追夢尋自我
「只是等到我脫去繆斯女神外衣的那一天,我才發現自己的生命已離不開作畫。」(”Until the day when, I took off my muse's attire, I realize that I could not live without painting”)
--- Lalan 謝景蘭
謝景蘭到法國後,依然是趙無極的妻子、創作對象跟意見提供者。 謝氏期望與丈夫一樣,放下妻子角色的限制,展現自己的創作能力,尤其夫婦自少一起在藝術學校學習,跟藝術家們交流,謝氏在法國更不斷學習當時最前衛的藝術媒介。
縱使趙氏後悔因為專注創作冷落聲帶受傷的謝氏,極力挽救婚姻,可惜無阻謝氏立志創作的決心,之後改嫁願意成全自己甚至往後一起創作的范甸南 (Marcel Van Thienen)。
當時來自各國旅居法國的藝術家們一樣,期待擺脫傳承傳藝術的包袱,突破自我,相信自幼學習音樂的謝氏亦是如此。
1940年代開始的巴黎抽象藝術運動「不定形藝術」(Art Informel)思潮似乎成了藝術家們的出路,可以藉此脫離傳統框架或技法,隨心透過藝術元素表達最純粹的感受。
1926年現代舞蹈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在紐約教學期間發展的「葛蘭姆技法」(Graham Technique),技法強調「收」與「放」(Contraction & Release),「收」是運用腹部收縮的力量,「放」強調四肢更為有力的延展,不論男女都可以透過身體表現舞者的自身情感。
習各家精髓 靜靜起革命 謙虛影響後世代
謝氏是一直安靜謙虛創作具前瞻性作品的女性藝術家,從沒把與「女性主義」相關的標籤放在她自己或者作品身上。雖然謝氏在離世之後才為亞洲認識,但是將謝氏在1970 年代開創的「綜合藝術」(Integrated Art) 與當今的藝術家做對照,謝氏作品仍是前衛
以謝氏第一時期(1957-1969)的畫作 《隨風飄逝》(Go with the Wind)(1968)為例,由畫面中間向外擴散的隨性線條、強烈鮮明的顏色對比,正是將謝氏作為舞蹈者或者音樂演奏者的旋律或節奏直接純粹地視覺化,謝氏身高1.6米,面對1.9米高的畫布,展現舞步的想像更為明顯。假如將雙聯幅分開各自欣賞,會發現另一番意象。類似的雙聯幅在市場上算是罕見,現今的藝術家亦鮮有創作雙聯幅作品。由此可見,謝氏的風格仍能為後世帶來學習價值。
《隨風飄逝》(Go with the Wind), 1968油彩布本 195 x 194cm (雙聯幅)
2 Synaesthesia in Art and Lalan | 藝術通感與謝景蘭 AsiaSocietyHK 47: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btu2c92rLM&t=1205s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