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數碼紀實Feb 09, 2002 - Mar 01, 2002 |
---|
數碼紀實
數碼紀實
Feb 09, 2002 - Mar 01, 2002
@1a 空間
數碼紀實: 錯誤—閱讀 - 傅德明、 尋找一桶金 - 陳迎愷 攝影媒體展
策展人﹕ 馮美華
參展藝術家﹕ 陳迎愷及傅德明
兩位藝術工作者,陳迎愷和傅德明皆從黑白攝影出發。兩人皆從中找到意義;陳迎愷以新聞和人文主義角度出發,而傅德明則偏向個人和詩意。只是兩人皆發現黑白攝影未能全面地訴說他兩的感知。他們不約而同地用其他元素或媒體來發掘各自的影像。
兩 人皆把影像數碼化。這過程使他們多了一新的敘事形式來描繪他倆週遭的真實和對這真實所產生的感知,最終則以在這真實中呈現他倆的身份作絡繹。這新的可能性 是容許他們在後期製作中有更多反思和靈活性。從前,他們以「最少」和直覺中作出最大限度的創作;現在,他們則以「最多」和不停反思中作出最大限度的創作。 要問是:真實可有不同?
《尋找一桶金》是陳迎愷的CDrom攝影多媒體紀實作品。她採用人文手法,透過數碼化,編織了一幅富有聲音、文字 和影像的綢緞。這個作品是有關生活在倫敦華埠的一些非法移民。這次的影像基調是剔透、清晰和明亮;它們險些就在顛覆那些移民的悲涼狀況。而那首中文詩、中 國音樂和對白_盛載的憂悒同時也在抗衡這視覺上的顛覆。結果,陳迎愷給我們看到了曖昧的呈現,那或許正象徵了那些中國非法移民的暗淡現在和將來。
《錯 誤—閱讀》是傅德明的攝影多媒體作品。他的數碼影像全是關於另一種現實,這現實是透過一個程序而成:先在私人空間中製造了一個裝置,然後把它拍攝下來,繼 而沖晒成照片或負片,跟著把它用數碼方式照射,最後透過電腦加上文字或其他視像效果。這結構上的複雜性 強調了一個生活在一陌生的城市的個體如何演繹和一次又一次的再演繹他與這城市這幾年來的關係和溝通。透過最後的視像,那_還存放了不同和不清晰的視覺物 體,富有強烈深沉感覺,沒有焦點,放棄傳統構圖,夾雜著不同文字,這一切元素使我看到一個多層次的不明所以之深淵多於看到一個具詩意的影像,而詩意卻又在 有意無意間透過作者捕捉到的特別光源和獨特的氣氛中淡淡滲發出來。
看﹒不看展覽 不用看展覽 II
看﹒不看展覽 不用看展覽 IIMar 24, 2002 - Apr 12, 2002 |
---|
看﹒不看展覽 不用看展覽 II
Mar 24, 2002 - Apr 12, 2002
@1a 空間
看‧不看展覽 不用看展覽 II - 藝術教育計劃
策展人﹕林曉東
參展藝術家﹕謝燕舞、柳碧玉、程展緯、陳思健及許仲賢
計劃內容
此計劃主要分為六部份
第一部份《體驗‧過程》,以中學及大專學生為骨幹,邀請他們是次展覽的導賞員。展覽前,他們將與藝術家溝通,藉此更了解藝術家其意念發展。展覽期間,他們會成為整個展覽的中介,嘗試對藝術家的意念作解說,並帶領觀眾解讀作品。
第二部份《看‧不的展覽》,五位藝術家將圍繞,「看」與「不看」─先看後不看,先看後不看等等的問題進行創作。期望觀眾對所謂「視覺藝術」文化以外有新的體驗,讓他們有機會以「非視覺」去「感觀」作品,並對「視覺藝術」這名有所反思。
第三部份《導賞團》,以中學為對象,由《體驗‧過程》的成員作出解說,並引導參觀者以其個人的觀點解讀作品。
第四部份《教師工程坊》,以中學教師為對象,他們將面對面與參展藝術家對有關創作及教授藝術概念的問題進行討論。參展藝術家會與教師分享個人創作經驗─如何把抽象的創作意念化成具體作品。讓教師們對概念藝術創作有更實質的掌握。
第五部份《學校工作坊》,參與第四部份的教師,將會於他們學校內賞行《學校工作坊》。參展藝術家於期間將協助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一件「不用看」的作品。作品完成後,將有作品分享研討會。
策展人語
林曉東
如果我們明白,影響當代哲學思潮既深且遠的兩大思哲體系: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其源起學說皆由於反思語言﹑文字其組合及其意涵的準繩,對於抽象思維的傳遞, 佔著何等重要的決定性時,那我們便應不能接受,一些內涵欠缺﹑指向不明的片言隻語繼續蒙混。有些字,在其出現時,已有不足;甚至,有時會出現誤導情況。例 如:「視覺藝術」(Visual Arts)。「視覺藝術」這個名稱,是當代藝術圈中的常用語。不知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個常用名詞,儼如一個萬用的概括詞,氾濫地用以介述所有當代藝術媒介 及現像。然而,普及如電影﹑或錄像這樣日常生活中常可觸及的藝術媒體﹑現像,聲音(Audio)的介入,就已經完全摧毀「視覺藝術」這用詞的權威性,使這 名詞即時變得過時。這正如我起首已表明,這個名詞在其確立之初,因其內涵指向的侷限,其實只能介述一些藝術品的表像而已。這只是藝術語言交往的初段認知 (Premiere perception) 。如果我們滿足藝術語言的溝通﹑交往,停留於藝術成品的表像討論,我們不單被困於膚淺之間徘徊,錯失深度的探索,更可怕的是,不知不覺間,我們更流失其他 更重要的藝術言語的認知及討論。例如:”詩意”的感知。是次與1a space的合作,除繼承1a space去年《不用看的展覽》 (Behind the Eye Balls) 可貴的探討經驗外,更希望籍這次展覽,及其間工作坊的機會,聯同被邀藝術界新晉及其他參與者:1) 重新反思於藝術創作之中,視覺探求/或以視覺探求為主作取向,以外的其他最大可能性;2) 宣佈「視覺藝術」 (Visual Arts) 這名詞已死。「超然物外」的是何許境界?可否被討論?我期望獲得的並不是一次展覽。展覽只是形式而已。展覽在世界四周,或至少在香港這彈丸之地不斷發生及 重複,數量的多寡於我並無意義。我期看到我們帶出的問題/現象,能夠繼後的推展及延續。這次展覽並不是一個開始,也不是一個終結。我希望本地藝術文化,不 再只停留於消閒性展覽指南,而是可以重回確切的內涵討論。我們誠邀你的參與及回應。
如何看到藝術Apr 19, 2002 - May 05, 2002 |
---|
如何看到藝術
如何看到藝術
Apr 19, 2002 - May 05, 2002
@1a 空間
策展人﹕馮美華
參展藝術家﹕曾德新、劉錦盈、謝小華、龍永邦、彭耀鈞、鍾苑翹、關詠雯、陳佩誼、莊培雙、袁堅樑、侵佩芬、喻海寧及李海欣
有關工作坊
這個工作坊由2001年1月開始,至4月中,為期約3個月,共14節。工作坊希望透過由不同類型的藝術文化工作者引導下,讓參加者能名更容易掌握不同媒體藝術的欣賞方法,提高欣賞作品的能力,並能以更全面的社會及文化角度去分析各種創作的方式。希望參加者在課程結束後,能夠應用到自己的創作或教學上,能夠更 有效地分析不同藝術創作。共14節的工程坊分別由從事不同媒體創作及研究的藝術工作者帶領,範圍包括視覺藝術導論、給閱讀方法的簡介、個別媒體藝術的特質分析及發展探討、藝術空間及文化政策對藝術發展的影,及閱讀和寫藝術評論。工作坊的參加白包括美術老師、從事有關美術教育的、社會服務工作的、大專藝術科同學及愛好藝術的朋友,共40人。
工作坊導師
馮美華(視覺藝術)
文晶瑩(裝置藝術)
徐佩環(平面藝術)
郭孟浩(行為藝術)
沈嘉豪(攝影藝術)
蕭競聰(藝術文化研究)
梁美玲(藝術評論寫作)
林奕華(劇場藝術)
鮑藹倫(錄像及多媒體藝術)
胡恩威(劇場多媒體藝術)
洛楓(電影藝術)
林漢堅(藝術文化研究)
譚達偉(藝術文化研究)
其間更邀請了幾位藝術創作人與工作坊參加者對談創作的概念和實踐經驗。
他們包括裝置藝術家甘志強、張韻雯及攝影藝術家陳瑩愷,以使參加者能在創作人眼中看藝術。
從工作坊而來的展覽
這 個展覽的目的就是要由藝術作品到傳釋及討論,全面公開,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要「看到」藝術,更是要「看透」藝術。而這次的展覽,也可說是一次陳列展,陳列多 位工作坊參加者對不同媒體藝術作品的看法,評論及回應,陳列他們的一些觀察及思考經驗。從形象及影像到文字的論述、再回到作品的回應、再加上面對面的討 論,要讓所有參選者看個透。工作坊的參加者,就個人對課堂上研討過的藝術作品,作更深入的分析,從而嘗試而文字或藝術創作去回應及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想。
策展人語
馮美華
籌劃工作坊開始時,總是繞著「視覺藝術」的框框裡走著,想著如何使人們知道更多線索去欣賞「視覺藝術」。通常視覺藝術的定義是平面藝術,如畫、攝影、混合媒體和裝置藝術。這是傳統既定的視覺藝術範疇,想著想著,重新審視「視覺」裡的「看」的重要元素。
什麼是「看」?由這裡走出了既定「視覺」規範,把整件事件從觀者角度看,而不再是從作品本身出發。
「看」的主觀性既然是由觀者角度出發,那麼可以看的藝術就不止「視覺藝術」,而是藝術,這角度調度致整個工作坊的視野擴闊很多。它讓參與者走進劇場和舞台空間,電影世界和互動新媒體藝術空間。
更廣闊的是工作坊讓參與者嘗試看到藝術,那不只是微觀藝術,那更是從宏觀角度看我們這個城市塑造一個怎樣的空間讓我們看到藝術,一步一步的從作品本身「看」藝術,走到「視覺」後面所盛載而不能「看」到的意象和深層意義,再走到那文化基建環境回首看文化藝術和這城的關係。
我 現在還未能全面看到參與者的具體創作,只是相信這樣的一個觀看歷程或許可讓參與者受到多方面的沖擊,從而衍生他們各自的感知世界,或讓他們反思「看藝術」 的意義。而,他們其中的回應「創作」或許讓我們的到一些契機。我期待從這些作品衍生更多關於「看藝術」的論述,加強這城的藝術論述氣氛 。
畫﹒人﹒畫
畫﹒人﹒畫May 16, 2002 - Jun 04, 2002 |
---|
畫﹒人﹒畫
May 16, 2002 - Jun 04, 2002
@1a 空間
畫﹒人﹒畫 六位年青法國人物畫家的展覽
策展人﹕ Philippe Piguet
參展藝術家﹕ Philippe Cognee, Didier Dessus, Valerie Favre, Jerome Francois, Francoise Petrovitch
繪畫於現在的藝術世界中被認為已不合時宜,而讓位於其他──特別是數碼──媒介及藝術形式。著名當代藝術評論人Phillippe Piguet卻對這個較傳統的藝術形式情有獨鍾,策劃了這個展覽。《畫‧人‧畫》展示共八十幅繪畫作品,來自繪畫新一代中具代表性 的年青法國藝術家,足証人物繪畫從未衰落。
也許是出於挑釁,卻肯定呈現了形式及選擇的自由。展覽充滿生氣活力,強烈而具表現性 的畫作與中國大陸的當代人物畫互相呼應。
展覽在「牛棚藝術村」舉行,這裡是一撮舊建築群,最近重新修葺變成另類藝術場地。《畫‧人‧畫》的現代主義也是對大師的致敬,正是馬奈說:「繪畫就是繪畫,它所表現的就只是繒畫本身。」
Philippe Piguet
藝評人、作家及展覽策劃人、馳名國際及法國藝壇。曾獲頒授的文憑包括現代文學、藝術史與考古學 (巴黎第一大學),以及博物館學 (Ecole du Louve)。他著有多本有關印象主義及當代藝術的書藉:《馬奈與威尼斯》(Editions Hersher,巴黎,一九八六)、《蛻變中的羅浮宮》(Editions Creaphis,巴黎,一九九四)、《印象主義的景象》(Editions Plume,巴黎,一九九八);及《巴黎當代藝術導賞》(Adam Biro,巴黎,一九九八)。Piguet曾製作有關藝術的電影及電台廣播節目,擔任展覽、獎學金、獎項的評判,以及策劃多個當代藝術展覽,最近在巴黎Coffim基金會舉行的《從前……自由的人像》(二○○一年十一月至○二年二月)。
參展藝術家
Philippe Cognee
一九五七年出生,在法國Nantes居住及工作。他以現今看來不尋常的臘繒畫方法,所繪的肖像角度顛倒,一方面精緻,一方面卻予人怪異感覺,徘徊在展示癖與偷窺、謙恭與猥褻之間。
Didier Dessus
一九六二年出生,在法國Burgundy居住及工作。他的創作是世界實驗性 藝術的一部份。他的單色人物──牛仔、印第安人、武士、軍人──似乎身處不斷變化的對峙,正如Dessus所說:「舞蹈與戰爭及兩者的呈現,就是人類自由 和顏料的歷史。」
Valerie Favre
一九五九年出生,在柏林居住及工作。她的作品充滿對古典畫家(Watteau、Pisanello、Vermeer)及現代畫家 (Much、Richter、Peter Christus)的援引。作品簡單但令人不安,觀眾總是迷惑於構圖中女性 化身形和人形動物混合體。
Jerome Francois
一九六四年出生,在法國Mondeville居住及工作。他的作品處於繪畫及電影之間,以大量電影的影像作畫,Francois的創作顯示只有在繪畫才可得見的自由風格。
Philippe Perrot一九六七年出生,在巴黎居民及工作。他以廣告中的典型人物入畫──例如穿間條襯衣的爸爸,或穿喱士裙子的小女孩。家庭是他喜愛的主題:或描寫之、或粗 暴對待之、或將之當作一種原型的表現而扭曲。
Francoise Petrovitch
一九六四年出生,在法國Arcueil居民及工作。她的畫中的年輕人有如攝影機造像。T恤是貫穿所有人物的主題,可以說她正建構一個世界性 的不分文化背景的收藏集。Petrovitch的作品既熟悉又神秘,是當今世界的反映。
參展藝術家Phillipe Cognee將蒞臨香港並介紹作品,策展人Philippe Piguet將會主持兩個講座:在牛棚藝術村的《繪畫在當代藝術中的位置》,及在法國文化協會佐敦中心媒體圖書館的《馬奈對當今藝術的影響》。
示威遊/尤物Jun 30, 2002 - Jul 28, 2002 |
---|
示威遊/尤物
示威遊/尤物
Jun 30, 2002 - Jul 28, 2002
@1a 空間
策展人﹕ 陳沛浩、吳茗寧、蕭競聰、謝柏齊及黃小燕策劃
「示威」作為一種表達異議聲音的文化活動,為多元社會的版圖擴展,釋放著能量。示威既檢示香港言論自由的狀況和邊線,也在勾勒社會權力分佈的圖象,同時提出質疑。藝術家/文化工作者站在民與官之間,會是一種怎樣的觀察者和參與者?
《示威遊/尤物》嘗試從文化藝術研究的角度,去討論、回應、重整,甚至「示範」示威這個文化現象─其表達形式、視覺語言和論述建構跟我們生活的關係,從而發掘示威的創意。是次展覽展示有關遊行示威的道具—藝術作品,進行示威/防反示威的工作坊,和實踐遊行路線等等。《示威遊/尤物》作為一文化研究和創作計劃,將為示威這種藝術/社會行動,提供一種嶄新的鑑賞方法。
𥄫𥄫 關於視網膜無政府狀態23.08.2002 - 06.09.2002 |
---|
𥄫𥄫 關於視網膜無政府狀態
𥄫𥄫 關於視網膜無政府狀態
Aug 23, 2002 - Sep 06, 2002
有份目及人:波針2002、劉清平、黃志輝、李逸峰、張青楓、阿棠、徐家碧
肥皂泡的生命 - 閃光頻率裡的湯馬斯大迴環 - 拍紙薄的預備動作 - 比水更軟綿綿的冰塊 - 六個和
藝術家對話的電話。
Triple PlaySep 14, 2002 - Sep 29, 2002 |
---|
Triple Play Chin. ver
Triple Play
Sep 14, 2002 - Sep 29, 2002
@1a 空間
參展藝術家﹕ 朱丹、彭麗桃及林東鵬
「Triple Play」是由三位來自不同界面,但同樣喜歡創作的藝術工作者,朱丹、彭麗桃及林東鵬,所共同製作的展覽。一個建築師、一個編輯及一個剛自學府畢業悠哉悠 哉的創作者,三人在經歷不同社會經驗的背後,用自己敏銳的觸覺啟發藝術創作的領域。百 年的老房子將怖置成舞台,而觀眾注視的眼被化成攝影師的鏡頭,在舞台上遊歷,欣賞三位在同一個舞台上,演繹各自對創作的態度及概念,之間存在的化學作用, 由觀眾來體驗,也由觀眾來討論。
滿壘或出局
「滿壘」是一記再見全壘打抑或是出局收場,留給觀眾一個驚奇的想像。參展者重視觀眾, 觀賞的路線設計使觀眾成為遊戲的一份子。三位參展者正期待你一吋一吋的逼近,細看他們努力的成果。建築師朱丹不搞建築,他還原顏色的語彙,將油彩注入抽象 元素,一層一層建築作品的外牆,時機成熟時便會將外牆撕扯開,成為繪畫的「原始皮膚」,純粹油彩沉澱下的厚厚表皮,如曬魚網般懸掛或站或立,徹底化解繪畫 框架的迷戀 。另一展者彭麗桃喜歡歸零的圓形,「循環」的概念物料裝置從單純原始、生生不息的自然取得靈感,並著意找尋一些被人所忽略的事物,進行反思。林東鵬,以個 人藝意境的追求,在抽象與意象間游走,粉淡的清新氣質,創造一種高度濃縮的視覺效果。
1a空間作為香港少數提供展覽場地的非牟利藝術機構,在去年完成Expectation to Expectation青年藝術家展覽後,更致力與有志參與藝術工作的年青人建立夥伴關係,藝術需要一種視野與鼓勵,創造積極的文化氛圍,藝術文化方能有其生命力。
發現屋企Oct 04, 2002 - Oct 10, 2002 |
---|
發現屋企
發現屋企
Oct 04, 2002 - Oct 10, 2002
@1a 空間
參展藝術家﹕ ahko、陳沛浩、陳文珊、崔倩嫻、馮美華、項淑儀、賴血婷、林文諷詩、 林麗華、羅素羅、李筱怡、梁敏慧、廖梓好、龍植池、吳卓光、吳欣恩、潘志東、徐振、徐敏兒、楊小柔、葉新松、袁卓華及袁駿峰
搬 屋通常離不開身份的轉變,而搬屋的第一步往往是將家裡的物件分類。有一些物件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例如証件;有一些是實用的,例如家庭電器;另有一些是附帶 著感情的物件,例如絕版唱片、在外地旅行時購買的小玩意、或者是有關某人某事的紀念品。另一方面是打算扔掉的東西,理由和上述的分類剛好相反──不再重要 的、不再實用的、不再附帶感情的、簡單來說,是與新的環境新的身份格格不入的物件。
搬屋的分類整理過程中,我們檢視了過去的身份,並將身 份更新。《發現屋企》也從整理家居的經驗開始,十多位青年朋友在暑期參加了五個工作坊,分別探討有關“家”的不同原素,有的比較直接與家的環境有關,例如 光線、聲音、物件和歷史,亦有從媒體開始,例如身體表現、漫畫和文字。透過工作坊,藝術家及參加者從最個人的經驗出發,以錄像、錄音、攝影、文字等媒介, 發掘家中平時忽略了的事和物,嘗試了解“家”的意義,和與自我的關係。工作坊中對家居經驗的再發現構成了公開展覽,由參加者共同發展表達的形式和內容,甚 至是展覽的設計。
要發現屋企,應是長期的過程,這次在1a空間的展示是一個階段的小結。展覽是年青人對“家”的看法的一個小小橫切面,裡面有參加者家居的物件、生活的情景和虛實混雜的故事、有關家的表達;雖然從個體出發,但參加者的集體身份正是從零碎的片段所建立。
整理/收集、展覽/表達、詮釋──是我們一般理解的博物館的工作。我們可以利用“民間博物館”的概念來建立集體身份嗎?在傳統的大博物館裡,觀眾和策劃人總是著眼於時代、美學或地域的代表性與真實性,放棄了不少小故事,將它們推往歷史的邊緣,成為野史閒話。
複 雜的現實生活是由許多許多零碎片段式、甚至自相矛盾的小故事和小物件所組成。“民間博物館”可以是一個整理及詮釋的過程,可以由每個人生活中微觀的事物開 始,而不須要強求所謂“代表性”。譬如說,我們可以整理土瓜灣的商舖歷史,建立土瓜灣的博物館嗎?這些商舖或土瓜灣本身也許在香港宏觀歷史發展中並沒有很 重要的地位──但重要性由誰去決定?對誰而言?地區性和個人所引伸的小故事會漸漸成了整體的面貌。
正如在《發現屋企》中的個人小發現也可以累積成對於“家”的集體詮釋。當香港將大量資源放在大博物館美術館的時侯,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大大小小不同的民間“博物館”,讓多元化、來自不同社群的微小聲音釋放出來。
香港版華福樓2002
香港版華福樓2002Nov 02, 2002 - Nov 21, 2002 |
---|
香港版華福樓2002
Nov 02, 2002 - Nov 21, 2002
@1a 空間
鄭然斗(韓國)常青塔 - 香港版華福樓2002—香港
參展藝術家﹕ 鄭然斗
知名的韓國藝術家鄭然斗,其作品「長青塔」以韓國光州一幢名為「常青塔」(Evergreen Tower)的公寓,拍攝34個家庭的「全家福」照,引起韓國藝術界及媒體廣大的迴響,其作品受邀於光州雙年展、橫濱三年展及歐洲多個國際大展。「常青 塔」是鄭然斗繼「交際舞」、「IT人」等,又一關注社會族群與文化現象之力作。「常青塔」以標準制式下的公屋形式、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及社會處境,來表現 出參與者家庭的生活態度,例如音樂家族的長笛、子孫滿堂的和樂大院、以及新生嬰兒的三家口等。藉由與居民溝通交談的機會,在有限且擁擠的居住空間,以及人 生過程相似的階段,來討論階級、空間以及生命的處境,喚起人們對生活的感觸及內心對於美滿理想的追求。
全新命名的「常青塔-香港版」展
鄭 然斗是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開幕的上海雙年展,重點宣傳的國外藝術家,此次亦是1A空間特別邀請的駐村藝術家,他將於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停留香港約一個 月,為香港製造全新的「常青版」,來演譯他對香港社會的觀察。1A空間將會與藝術家同時進行全新製造的「常青塔-香港版」,邀請香港具特色的公共居屋,超 過五十個家庭參與拍攝八吋乘十吋的「免費全家福」珍貴照片,展覽將會取名為該村屋的名字,展覽預期將使香港屋村文化於世界藝術史上永遠留名。此活動 已引起屋村居民一片騷動,報名的人以及全家參與的狀況熾鰜D常,免費贈送的全家福珍藏照片,亦是難得讓香港人可以聚集家人共同留影的機會。
關於鄭然斗
鄭然斗於1969年生於韓國。1997年獲得英國倫敦Goldsmiths College純藝術碩士學位。他曾參與多個城市舉辦的展覽如日本橫濱三年展(2002)、韓國光州雙年展(2002)及倫敦Camberwell arts week(1999) 等。他將於本年11月參加中國上海雙年展。
牆角落─什麼是概念藝術?
牆角落─什麼是概念藝術?Nov 16, 2002 - Nov 21, 2002 |
---|
牆角落─什麼是概念藝術?
Nov 16, 2002 - Nov 21, 2002
@1a 空間
策展:馮美華
參展藝術家:郭孟浩及梁展峰
《牆角落一什麼是概念藝術?》為一個藝術家對話展覽。
這是《牆角落》的第一系列展覽,第二系列《兩個畫家,兩種態度— 藝術對話展覽》及第三系列《甘甘與十十:文字背後(2005)》在2003年及2005年展開。
關於《牆角落》
《牆角落》是一特別角落,好讓兩個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人共同以作品對話,基調是媒體相近而內容和形式則各異
《複眼》中國當代錄像展
《複眼》中國當代錄像展Nov 30, 2002 - Dec 15, 2002 |
---|
《複眼》中國當代錄像展
Nov 30, 2002 - Dec 15, 2002
@1a 空間
策展人﹕ 皇甫秉惠
參展藝術家﹕ 李永斌、王功新、汪建偉、張培力及朱加
《複眼》中國當代錄像展是新加坡拉薩爾挶s航藝術學院盧明德藝術館為配合2001年新加坡藝術節向公眾介紹中國當代錄像藝術作品而舉行的展覽。此展覽是新加坡直到2001年為止規模最大的錄像、電子藝術展。而所有參展的中國藝術家都曾參與國際性 的雙年展及三年展。《複眼》中國當代錄像展現正作世界巡迴展,來港前曾在中國深圳何香凝美術館及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Ivan Dougherty美術館作巡迴展,另計劃於2003年把展覽帶到挪威、英國、瑞典及丹麥等歐洲國家展出。
《複眼》-日常生活細節,社會及政治問題的多面化及多觀點特質的反映
這一項題名為《複眼》的錄像藝術展利用當代視覺藝術中的錄像藝術形式來表現中國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經驗中,對於目前的政治、社會 及美學等各種問題的關注。參展的藝術家包括李永斌、王功新、汪建偉、張培力以及朱加。《複眼》暗示著在今日,多面化的視覺經驗是我們普遍的觀看狀況。我們 的日常生活在一隻複眼背後極其複雜的視覺器官裡不斷地被反射、折射和彎曲。複眼其實是由錄像機鏡片和工業生產過程制造出來的形像。它也向我們提出了許多哲 學問題。比如說:這多面化的視覺經驗是現實的再現或者現實所制造的產物?複眼是人類肉眼的延伸或者純粹是一個假體?複眼的狀況排除了焦點和固定視點的疑問,當然也排除了透視的可能。然而假如我們沒有透視的感覺,又怎樣去感覺一個地方?一個沒有實體空間?可以這麼說,《複眼》是我們日常生活細節,社會及政治問題的多面化及多觀點特質的反映。
bottom of page